Chinese Baptist Church of New Orleans 新奥尔良华人浸信会 - 紐奧良華人浸信會
Wednesday, February 23, 2022
 

  
 怎能如此  How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?

   

怎能如此,像我這樣罪人,也能蒙主寶血救贖?

主寶血救贖?因我罪過使祂受苦,因我罪過使祂受死;
奇異的愛!何能如此,我主我神竟為我死?

 

主竟拋棄,天上榮耀寶座,白白恩典何等無限!

捨去己身成全大愛,救贖可憐亞當後代!

恩典憐憫,何等無限,我主我神將我尋回。

 

我的心靈,多年被囚捆綁,被罪包圍幽暗無光;

主眼發出復活榮光,使我覺醒光滿牢房!

鎖鏈斷落,心得釋放,我起來跟隨主前往。

 

不再定罪,今我不再畏懼,耶穌與祂所有屬我!

我活在永活元首裡,穿起公義聖潔白衣,

坦然進到神寶座前,因我救主,我得榮冕。

 
這首詩歌是查理‧衛斯理(Charles Wesley, 1707-1788)作詞,並在1738年首次出版。他出生傳道人家,在十九位弟兄中,他是第十八位。初生時,身體衰弱,反應遲鈍,直到五歲才一鳴驚人、他有超人的智慧和記憶力。他雖然生長在物質貧乏的家庭,但他母親管教嚴厲,從小就教導他們禱告及背誦聖經,並訓練孩子們自治,八歲時隨長兄赴倫敦就學,名列全校第一,自此他的學業全在獎學金下完成。在他就讀牛津大學時,一度曾遠離主,偏行己路。他的哥哥約翰(John Wesley)當時已是屬靈的基督徒,前來規勸,兩人發生衝突,不歡而散。事後他再三省思,並在神前尋求,終於澈底改變。他與一群友伴在校中成立「衛理」團契,是為衛理公會的前身。
 
查理·衛斯理多年和他弟兄分擔許多旅行佈道事工,但是他遺留給教會最大的財富還是詩歌。他一生寫了超過六千首的詩歌,今日很少有英文詩本中會沒有他的作品。查理·衛斯理的詩歌不但表達出極深敬拜的感情,他的詩歌並且有極豐富聖經主要教的解說。主後1788 年查理過世,享年八十。其著名的聖詩有:「神聖主愛 Love Divine, All Loves Excelling」,「天使報信 Hark!the Herald Angels Sing」,「基督耶穌今復生 Christ The Lord Is Risen Today」,「奇異的愛 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」等。
 
湯姆士·坎伯(Thomas Campbell,1777-1844)於1825年為此歌譜上曲調。他原是北愛爾蘭長老會的牧師,於1807年到美洲。他主張教會合一。1809年,在華盛頓附近的一次會議,他提出要回到聖經的教訓,才能達到真正的合一。他們同心成立華盛頓基督徒聯合組織(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Washington),他提出“宣言”。他們無意另立教會,只想成立一個組織,推動合一。他的兒子山大(全家遷居美國)脫離長老會,讀到他父親起草的“宣言”,竟不謀而合。但坎伯害怕這聯合會變成新宗派。1810年10月,長老會大會在匹次堡舉行,坎伯提出合一,受到厲害的禁止,其它團體仇視日增。因此,他們於1811年在百魯舒仁(Brushrun)成立“新約教會”,選長老(監督)、執事。他們認為受浸是禮儀,但後來查考聖經才知道是重要的事。1812年坎伯和妻子連同父母和妹妹等在水牛溪(Buffalo Creek)受浸。這又引起宗派更加敵視,只有浸信會贊同,而且提議百魯舒仁教會與他們聯合。但後來又分裂了。坎伯主張舊的權威不及新約、浸禮是得救的條件、牧會信徒無分階級區分等,在1827 年正式從浸信會中分裂出來。這在浸信會的歷史上是重要的一頁。
 
湯姆士·坎伯亦是蘇格蘭十九世紀抒情詩人,作家。其最有名的詩句:“寧為人妒,不為人憐。(It Is Better To Be Envied Than Pitied)”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摘自:校園bbs,聖詩史源考,古今聖詩漫談